8月15日,中海基金發布公告稱,終止與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代銷業務合作。
近年來,在頭部基金銷售機構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的大背景下,基金銷售市場加速“洗牌”。
中海基金與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解約”
8月15日,中海基金發布《關于終止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辦理旗下基金相關銷售業務的公告》。公告顯示,為維護投資者利益,中海基金自2025年8月18日起終止與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在基金銷售業務上的合作。
早在2020年7月,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曾發布公告稱,終止與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代銷業務合作。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景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上海市,江蘇中宏投資實業有限公司是其股東,注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經營范圍只涉及基金銷售。
從企業經營狀態來看,目前該公司顯示“停業”,公司網站也被注銷。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上海景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代銷基金數量為31只,代銷基金公司數量僅為1家,代銷產品數量在125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中處于倒數位置。
近年來,該公司涉及關于勞動爭議、變更公司登記糾紛等近10起法律訴訟。同時,股東方江蘇中宏投資實業有限公司也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
基金代銷加速“洗牌”
近年來,在頭部基金銷售機構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的大背景下,基金銷售市場加速“洗牌”。
今年7月下旬,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注銷上海財咖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咖啡)的基金銷售牌照。公開信息顯示,過去幾年,財咖啡處于長期失聯狀態,監管處罰屢次下發均無法送達。同時,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財咖啡已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機構。
今年7月初,民商基金銷售(上海)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注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注銷民商基金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的基金銷售牌照。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已有資舟基金、中民財富、喜鵲財富、青島樂弘、北京恒宇天澤、成都華羿恒信和華融融達期貨等機構陸續注銷牌照。
“代銷機構被終止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銷售能力等方面。”北京一位渠道人士表示,經過多年競爭發展,基金代銷行業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頭部效應,小型機構生存空間較小。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維系沒有銷售能力的渠道屬于成本項,而且還有潛在的聲譽風險。
華北一家基金公司補充指出,近年來,監管機構對基金代銷機構的合規性進行了嚴格審查,并對不規范行為開出了多張罰單。部分代銷機構可能存在合規性風險,這成為基金公司終止合作關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