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迎來一波機構調研熱潮。曙光數創、開特股份、萬通液壓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披露了近期接待機構調研的情況。從調研重點來看,產品研發、技術儲備及市場拓展成為機構高頻關注的三大議題,折射出市場對北交所企業成長潛力的高度關注。
核心產品持續發力
多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憑借核心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相關業務營收實現顯著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得益于新一代C8000浸沒液冷產品逐步部署以及冷板液冷行業滲透率的提升,曙光數創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3.23%,其中,浸沒液冷收入同比增長212.82%,冷板液冷收入同比增長42.36%。
曙光數創表示,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收入結構變化導致,2023年ChatGPT問世以前,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浸沒液冷收入,隨著生成式AI對算力需求的增長,冷板液冷滲透率快速提升,公司抓住市場機遇,積極布局互聯網、運營商、金融等市場,截至上半年,冷板液冷收入占比已經達到公司總體收入近一半。
開特股份主營業務為傳感器類、控制器類和執行器類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半年,公司執行器類產品需求持續增加,銷量上升,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77.41%,銷售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6.67%提高至44.91%。“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執行器的使用場景和使用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開特股份稱。
萬通液壓上半年境外業務表現亮眼,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長41.24%。萬通液壓表示,公司通過持續優化產品適配性及性能表現,深化與海外客戶的合作,三大產品出口收入均實現增長。油氣彈簧產品在國際市場實現突破,定制化產品已逐步量產交付。
威貿電子表示,上半年,公司有多個汽車類項目實現量產,如商用物流車電池包線束、吉利銀河和領克等新能源車型充電槍組件、國產空氣懸架線束總成等;還獲得多個新項目定點,如零跑汽車高壓控制線束、華為尚界智能充電槍組件等。
研發能力不斷增強
多家北交所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不僅優化現有產品性能,還拓展了技術的應用邊界,為后續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6月份,曙光數創推出了相變冷板液冷解決方案。曙光數創介紹,液冷散熱技術根據與芯片等電子元器件接觸方式不同分為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直接冷卻包括單相浸沒液冷和相變浸沒液冷,間接冷卻包括單相冷板液冷和相變冷板液冷。公司表示,相變冷板液冷解決方案可以解決單相冷板水質和材質兼容導致的菌落、電化學腐蝕、結垢以及水質泄露導致的損壞服務器等問題,比單相冷板液冷方案解熱能力提升15%以上。
萬通液壓上半年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5.93%。公司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關節用高精度高可靠性行星滾柱絲杠、超大負載工業機器人創新型油氣分離平衡裝備等新產品,加大機器人、智能駕駛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的研發投入。
遠航精密深耕于鎳帶、箔以及電池精密結構件行業近二十年。“公司當前核心推進極薄鎳基材料的研發與客戶配合工作。該類材料厚度要求突破至10微米以下,較原有產品線實現關鍵技術升級,可進一步適配更高精度的應用場景需求。”遠航精密董秘徐斐表示。
開特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現有管路溫度傳感器等產品已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液冷場景,可實現對空調冷媒管路、熱系統冷卻液管路的溫度監控。同時公司擁有相關發明專利為液冷系統溫度監測提供技術支撐。當前公司正加大研發力度,推動該產品向計算中心、儲能系統等場景拓展。
市場拓展有序推進
不少北交所公司明確下一步發展規劃,聚焦訂單轉化與市場開拓兩大方向,把握行業機遇,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曙光數創當前在手訂單充足,公司財務總監、董秘崔鵬洋表示,受項目實施周期影響,收入確認存在波動性,參考以往情況,四季度收入通常占全年60%以上,以當前項目進展看,全年收入增速有望維持上半年水平。從訂單結構看,浸沒液冷收入占四成左右,冷板液冷收入占五成左右,剩余為風冷模塊化產品及其他。其中,浸沒液冷客戶以政府、國有企業為主,冷板液冷收入主要來自互聯網、金融、運營商及IDC廠商,互聯網行業占冷板液冷收入的一半左右。
光刻膠樹脂核心原料廠商佳先股份表示,子公司英特美在穩固原有大客戶的同時,正在開拓其他客戶。“半導體光刻膠產業鏈客戶群集中、門檻高,目前仍以原有客戶為主。在訂單方面,三季度還在談判,預計四季度有望取得結果。”佳先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特股份正在全力推進募投項目建設與云夢電子擴能項目產線設備的安裝調試,力爭盡快投產。公司近年來陸續獲得如電裝、翰昂、馬瑞利等新客戶的認證并批量直接或間接供貨,“通過與這些客戶合作,有助于公司產品更快進入全球市場。此外,國外主機廠出于降本考慮,開始使用中國的零部件產品,未來境外市場有機會實現進一步擴大。”公司稱。
無錫晶海積極拓展特醫食品和微電子清洗用氨基酸市場。公司表示,中國是全球氨基酸消費大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國內醫藥、食品、飼料、保健品、化妝品等氨基酸應用領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各個氨基酸下游領域將對氨基酸產生大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