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最為擔心的拋售壓力如約而至。
9月15日是科創50指數樣本調整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截至當日收盤,龍頭股寒武紀(688256.SH)跌幅達3.23%,報收1440元/股。
9月12日收盤后,備受市場關注的科創50指數樣本進行了調整。中證指數官網發布的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編制方案顯示,調整后,單個樣本權重不超過10%,前五大樣本權重合計不超過40%。此次調整是三季度的定期調整,奇安信(688561.SH)被調出科創50指數,生益電子(688183.SH)被調入。
公開資料顯示,科創50指數是由上交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該指數發布于2020年7月23日,目前已經成為科創板最重要的指數之一。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收盤,寒武紀位列第一權重股,調整前占比為15.38%,海光信息為第二權重股,占比為10.13%。
寒武紀9月15日開盤大跌,是否和指數樣本調整后,指數資金進行拋售有關?
“其實指數資金的調整基本已經結束,不會等到今天一早大幅賣出砸盤。”某頭部公募指數部門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ETF的首要目標比較精準地復制指數的走勢,所以基金公司一般不會大手筆地換股,而是在臨近實施日期前后完成調整。同時,會充分考慮市場流動性情況,以精細化的方式逐漸調倉跟上指數。”
“對于指數基金經理來說,指數基金產品是工具性產品,對于他們而言,最重要的考核標準是控制跟蹤誤差,盡量讓基金產品的凈值走勢同指數走勢保持一致。”某頭部公募指數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相應的調倉資金會流入到指數其他成分股上,指數基金的核心價值在于跟蹤指數長期收益,可以更多關注調整后指數的代表性,行業分布、業績韌性等。”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對于指數基金而言,沒有硬性的調倉時間,具體調倉時間各家基金公司有所不同。而為了控制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基金經理會在臨近生效日進行調倉,如果生效日沒有調整完成,還可以接著繼續調整。由于指數樣本經常會進行定期調整,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調整指數基金成分股權重,已成為常見操作。
Wind數據顯示,目前跟蹤科創50指數的公募基金共有36只,其中場內ETF有18只,場外ETF聯接基金及指數基金有18只,截至9月12日收盤合計規模為2123.29億元。其中,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588000.SH)、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588080.SH)最新規模均超過了700億元,位居同類產品的首位。
此外,除了科創50指數以外,近期,科創芯片、科創板人工智能、科創板成長等指數也將在9月份進行定期的樣本調整。截至9月12日收盤,寒武紀(688256.SH)在這些指數中的權重也均超過了10%。這些指數的編制規則均要求單個成分股權重不超過10%。不過,由于市場中跟蹤該指數的產品較少,所以影響并不像科創50指數那么大。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科創50ETF的規模已經提前發生“縮水”。Wind數據顯示,自8月29日公布調整至9月12日收盤,已經有超148億元的資金從相關ETF中“撤退”。
科創50指數調整后,如何看待指數的投資價值,投資者應該如何布局?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的賽道切換已經顯現。面對短期波動,市場資金正在從高估科技賽道釋放漲量,部分資金轉向低位的新能源賽道,新能源板塊顯示逆市上漲趨勢。
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張仲維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看好擁有完整生態的全球互聯網巨頭持續投入AI行業,繼續看好AI發展帶來的國內外算力基礎設施和應用端的投資機會。
摩根士丹利基金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A股市場近兩周整體波動顯著加大,投資者開始出現一些擔憂,但是市場機會并沒有明顯減少。前一段市場持續上行,但最為強勢的方向集中于算力與有色,行業分化持續加劇,當前指數角度波動率放大,市場對正面信息反饋依然強烈。同時,支撐A股市場的中長期因素沒有發生變化。
“我們維持此前的觀點,繼續長期看好以下幾個方向:一是中國制造,包括高端機械、新能源及專用設備、半導體設備、汽車、醫藥;二是科技成長,由于基本面上修,算力性價比并未下降,AI應用、消費電子等受益于AI發展的領域也值得看好;三是新消費,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