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消費者發(fā)現(xiàn),藍莓、陽光玫瑰葡萄等水果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了。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來的水果價格走勢又將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果品貯藏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王文輝,深入解讀水果市場的新變化。
“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供給量大了,價格自然會有相應調整。”王文輝分析水果價格變化的邏輯。一些水果如車厘子、藍莓等果品近年來進口量大幅上升,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部分品類部分時段降幅較大。另外,藍莓與陽光玫瑰葡萄等國內產量大幅增長,使得這些水果的價格也進入下行通道。
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我國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xù)增長。到2023年,我國水果產量達3.27億噸,人均占有量超232公斤,遠超世界人均水平。其中,不僅有應季水果的穩(wěn)定貢獻,更有反季節(jié)設施水果的異軍突起,保障了市場的全年供應。
陽光玫瑰葡萄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這一高端水果品種,自2011年開始在國內推廣,目前國內種植面積已近200萬畝,產量超300萬噸。其價格也從最初出園價高達150元/公斤、零售價300元/公斤一路下降到“10元檔”。王文輝分析,種植規(guī)模的快速擴張、產量的急劇增加,以及產業(yè)鏈條標準化等原因,推動陽光玫瑰葡萄從高端昂貴果品轉變?yōu)槠胀ù蟊娝?/p>
與此同時,水果進口的“閘門”越開越大。近10年,我國水果進口量快速增長,2024年進口水果總量相較于2015年增長了77.1%。進口來源和品類日益豐富,尤其是受消費者青睞的車厘子、藍莓等,進口量爆發(fā)式增長。
準入品種不斷增加,低關稅、快速檢驗檢疫等利好政策出臺,廣交會、進博會、消博會等展會平臺暢通對接渠道,特色優(yōu)質水果從各國農場走上了中國餐桌。與此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等重大項目推進,冷鏈、冷庫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海運航線日益暢通,都讓中國與世界各地的水果貿易更加便利。
高端進口水果價格下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高品質國產同類水果的競爭力提升。
以藍莓為例,2020年,我國藍莓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躍居全球第一。2024年全國藍莓栽培面積達到9.59萬公頃,總產量78萬噸,相比2020年的6.64萬公頃和34.72萬噸,分別增長了44.4%和124.7%。過去5年間,我國藍莓產業(yè)不僅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品種也更加豐富,熟期大幅提早,品質不斷提升,有力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除了供給端的顯著變化,需求端的調整也對高端水果價格產生影響。王文輝表示,進口水果市場開始出現(xiàn)細分化趨勢,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不同品級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價格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王文輝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水果時,首先要關注水果的新鮮度和內在品質。其次,購買當季的時令水果,通常這類水果的新鮮度、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更佳,價格也相對實惠。另外,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qū)都有各自的特色優(yōu)質水果,品質上乘,價格也更具優(yōu)勢。隨著電商和新零售的發(fā)展,購買水果的渠道也更加多樣化,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進行選擇。
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全球水果產量的持續(xù)增長和貿易的便利化,以及國內水果產業(yè)的不斷升級,消費者享受到品類更豐富、價格更合理的水果是大勢所趨。短期內,受天氣、產區(qū)供需變化、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個別水果品類的價格可能會出現(xiàn)階段性波動。“目前我國市場整體供應的充裕和流通渠道的暢通,將為水果價格的總體穩(wěn)定提供有力保障,‘果盤子’有望持續(xù)豐富,消費者離‘水果自由’越來越近。”王文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