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河鋼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709,證券簡稱:河鋼股份)在2025年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集中展示了其在綠色智能轉型、高端制造與技術創新方面的多項成果。公司于“十四五”收官之年完成兩大綠色智能基地建設,深耕AI與鋼鐵全流程深度融合,上半年開發61項新產品,獲13項冶金科學技術獎,ESG獲“五星級”評價,核心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十四五”收官攻堅:兩大綠色智能基地落地,轉型“后半篇文章”提速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公司加快做好轉型升級“后半篇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公司通過產能置換與產品升級,順利完成唐鋼新區、邯鋼新區兩大綠色智能生產基地建設,為鋼鐵主業競爭力提升筑牢根基。
同時,公司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在關鍵技術領域突破不斷:全流程碳排放監測系統落地實現環境管控精細化,低碳煉鋼工藝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河鋼樣本”。面向即將到來的“十五五”,公司將進一步聚焦鋼鐵主業,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綠色低碳優勢強化為方向,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技術創新雙突破:13項成果獲冶金科技獎,AI制造樹行業標桿
工藝技術創新方面,近年來公司已推動二十余項煉鋼、軋鋼工藝關鍵技術在產線落地,其中轉爐智能煉鋼系統穩定運行,有效降低綜合鋼鐵料消耗;鋼包蓄熱預測模型、連鑄自動開澆模型技術躋身行業領先水平,邯寶鋅層厚度閉環控制模型達到業內先進標準。
在權威認可方面,公司在2025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評選中斬獲13項獎項,其中一等獎5項,技術實力獲行業高度肯定。AI制造領域,公司早布局、深投入,已全面部署“人工智能+”行動,深化DeepSeek大模型在鋼鐵全流程的應用——研發的“一鍵式智能RH精煉模型”可縮短冶煉周期5%以上,目前已有2家工廠、6個場景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名單,成為行業“智改數轉”標桿。
高端產品賦能國計民生,ESG與市場應對雙管齊下
產品高端化是河鋼股份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舉措。2025年上半年,河鋼股份研發投入達9.4億元,成功開發新產品61個:不僅為國內首臺套可控核聚變裝置定向研發3種關鍵核心材料,更實現小規格無磁軸承合金國內首發、兩種鎳基合金熱軋寬幅板材進口替代,長時效期烘烤硬化鋼等產品還通過國際一流汽車廠認證。
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昌江核電工程、港珠澳大橋、冬奧會場館、雄安高鐵站等重大項目,目前正持續關注雅江水電項目,積極把握發展機遇。ESG領域,公司自2023年起編制并披露ESG報告,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標準編制的2024年度ESG報告獲“五星級”評價,彰顯可持續發展硬實力。
面對市場競爭,公司明確“以效益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從營銷端推進老客戶增量、新客戶開發,生產端深挖產線創效潛力,同時發揮綠色低碳領先優勢,將低碳價值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全力釋放鋼鐵板塊發展活力。(燕云)